太阳集团电子游戏+

太阳集团电子游戏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太阳集团电子游戏 >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良种是水产的龙头,良养是水产的保障

发布人:日期:2021年12月09日 11:55浏览数:

(来源 南方农村报)12月6日,在广州市南沙区举办的水产种业及健康养殖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第十七期花城院士科技峰会(以下简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太阳集团电子游戏教授刘少军作了《中国鱼类育种和健康养殖》的主题报告。报告中他讲到,“良种良养”是水产业的核心,“良种”是水产业的龙头,“良养”是水产业的保障。

刘少军院士在论坛上作主题演讲和专题报告

刘少军院士在沙龙环节发言

刘少军表示,通过标志着我国水产特色的草鱼等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突破和应用为代表的一大批成果的取得,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吃鱼难”问题。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如何让人民群众“吃好鱼,吃放心鱼,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科研工作者仍任重而道远。” 此外,他表示:“鱼类不容易传播空气里面的病毒,所以吃鱼是非常安全的。”

淡水鱼支撑现代水产种业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刘少军介绍,两千多年以来,生物技术和育种技术不断进步,取得突破。“我从80年代从事水产种业到现在,做了40年。育种的目的是获得变化,包括表型的变化和基因型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选择有用的变化个体。”他说。

刘少军多年从事淡水鱼的育种,要追溯到其父亲——已故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淡水鱼类繁殖生理学家刘筠教授的影响。“父子双院士,毕生为鱼痴”是科技界的一段佳话。

20世纪50年代,刘筠院士领导科研团队对草鱼性腺发育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突破了草鱼人工繁殖技术难关。长期以来,草鱼是世界上养殖鱼类中产量最高的鱼类,该重要鱼类人工繁殖技术的建立为解决我国吃鱼难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80年代,刘筠院士和团队开展鲫鲤远缘杂交研究,对该远缘杂交后代的繁殖、遗传、外形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长期系统研究,发现杂交第一代湘鲫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肉质好等优势,遂对该优良鱼类进行了大规模推广养殖。

1986年,刘少军在太阳集团电子游戏的鱼类发育生物学研究室读研究生,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的研究,也参加了刘筠院士领导的鲫鲤杂交及其它鱼类杂交的研究工作。1997年,刘少军南下广州求学,到中山大学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鱼类生理学及鱼类养殖学专家林浩然。

此后,刘少军带领团队攻克了种间生殖隔离难关,对鱼类远缘杂交遗传和繁殖规律进行了系统探索,创建了一批源于远缘杂交的四倍体和二倍体鱼可育品系和优良鱼类,建立了一步法和多步法鱼类杂交关键育种技术,在鱼类遗传育种研究领域做出了创新贡献。

多年从事淡水鱼类育种和养殖研究,也让刘少军看到淡水鱼的价值和贡献。论坛上,刘少军介绍,种业和苗种的产量有关,海水鱼苗种产量是114亿尾,淡水苗种产量是12517亿尾,尽管海水鱼单品价值比较高,但是淡水鱼的普及率远高于海水鱼,就鱼类而言,绝大部分是淡水鱼在支撑水产和渔业。

“比如说草鱼是吃草的,它的饲养成本是很低的,所以每年草鱼的产量可以做到550万吨,有其天然的道理。”因而,在他看来,不能忽视草鱼、鳊鱼等淡水鱼的研究和推广,尽管这类淡水鱼廉价,但也能供应基本的营养。

良种还要良养

“有种还要有业。”论坛上,刘少军提到,我国水产有240多个新品种,但这240多个品种没有全都发展成产业形态。“种业,意味着有种还要有业,这需要我们把良种良养做好。”

刘少军认为,把好的品种经过生态养殖模式(成为优质水产品),也是面临的“卡脖子问题”之一有些良种出来了,到时候过了一段时间它的存活率大幅度下降,新品种最后长不成商品,商品与优质鱼的存活率是非常低,有时甚至全军覆没,这个也是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去破解的。他解释。

“我们现在正在探索怎么把优质鱼生态养殖。”刘少军介绍,现阶段的养殖模式主要是靠池塘养殖,但是养殖模式是很少创新。“池塘养殖,机械化也好,自动化也好,工业化也好,各方面智慧化的程度不高。”他认为,真正让老百姓吃上优质鱼,要解决生态和水质问题,另外要加强加工环节的建设,把优质鱼通过加工送到老百姓餐桌上。

如何探索建立生态养殖模式?刘少军介绍了淡水鱼养殖的“多步法”,即通过创建品系,形成新的种质资源和优质鱼,并建立育种基地,投入高端且具备规模的设备和场所,为淡水鱼养殖提供优越的环境。“所以我们为什么和企业合作也是这样的道理。”

去年,刘少军将自己的院士工作站设在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的诚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这是他在全国唯一的院士工作站,也是广州首个农业类院士专家工作站。据统计,项目总投资约11.8亿元,建成后,预计每年孵化草鱼、鲫鱼、鳊鱼、黄颡鱼、加州鲈等水产苗种400亿尾,培育大规格优质苗种1亿尾,年产值8亿元,带动养殖面积100万亩,年提高农民收入20亿元“强调生态化和建设大面积的生态池和生态沟来净水。我觉得这个方法很好,也是我们的发展方向,所以要强调大企业来扭转集中的水面,来提供优质鱼类给老百姓。”

刘少军团队不久前还创新了新品种合欢鲫的养殖方式,将该品种放在稻田中饲养。他向记者分享,团队在保证耕地基本水面的前提下,把生态草和鱼类养殖结合起来,并取得了不俗的效果,鱼类的成活率高,且增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打造价值千亿的广东现代渔业

近期,国家统计局官网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广东是全国最大的水产品生产省份,产量占比接近七分之一。2020年全国31省(市、自治区)水产品产量为6549万吨,广东以875.8万吨排名榜首,福建、山东均超过800万吨,紧随其后,其次是浙江、江苏、湖北、辽宁。

水产品中有3314.4万吨属于海水产品,3234.6万吨属于淡水产品。在海水产品方面,广东以450.5万吨,略少于浙江0.4万吨,排名第四位。在淡水产品方面,广东产量为425.3万吨,排名第二位,江苏、江西、湖南分列其后。

中国水产看广东!刘少军认为,广东是我国水产大省,也是中国水产种业的排头兵、领军者。其中,广东的水产产量在全国排在前列,水产业的发展极大的支撑了广东整体GDP。“广东水产产值超过了3000亿,千亿产业成为推动广东GDP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将“千亿产业”做大做强?要打造以“政府+大型企业+科研团队”的创新模式,三方协同发力,发展现代水产种业,建立水产“良种良养良销”模式,促进与良种良养良销相关的科技创新攻关、基地建设、企业建设、市场建设,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为我国水产业做出积极贡献。

 

 

 

 


上一条:岳麓山水产种业创新中心基地暨刘少军院士工作室揭牌仪式在望城举行

下一条:生科院举行我武生物公司校园招聘宣讲会

【关闭】